近日🛤,万事平台2020级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专题组织生活👱🏼♀️🫶🏻,以“碳达峰🕯、碳中和”为核心议题开展学习讨论,引导支部党员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中坚守初心,履行青年党员的职责使命。
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“海洋,我们的气候和天气“🎵,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🗿,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,今年的两会上🟤,”碳中和、碳达峰“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🏌️♂️,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。
2020年9月22日,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🍟,“碳中和”被“高亮提及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表示,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,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🙎,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🫠。
中科院院士吴国雄指出,碳中和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,要求实现人为源排放和人为汇清除相互抵消,涉及大气、海洋、陆地、生态等多个领域。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,我们可以做什么,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◾️。
党员蔺邹兴谈到,作为相关专业的学生,我们更应该行动起来✍🏽,将减污降碳这一号召应用到实际👰🏼♀️。日常生活中👩🏽🚀🤾♀️,以低碳环保为理念🤶,减少资源浪费,做好垃圾分类🙆🏻,尽量绿色出行。在科研工作方面🏔,努力提高专业知识,加强对生态环境的调查,污染治理技术的跟进,致力于对圈层间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途径等课题的研究👨🏽🦲,助力国家污染防治举措的实施🚙▶️,为加快我国能源变革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🐸。
党员梁苑新也代表了自己所在的党小组内党员同志的想法,她说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🍪,受到广泛关注。虽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❣️,面临着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重任,但中国仍旧在2020年做出“双碳承诺”,这足以说明中国是一个有责任的大国💵,但实现碳中和🍦、碳达峰目标仍旧有很长的路要走,也需要各个行业☆、各个部门协同合作,共同努力。大气专业的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,她们认为有几点可以做的⏏️:1🧚🏿♀️、加强观测👂🏼。中国气象的观测已经有了很多年的经验,其中也包含了温室气体的观测🫵👊🏿,目前仍需要更多的观测站点,做出更精确的温室气体的统计🧝🏻♀️。2、做好二氧化碳的机理化研究。二氧化碳的源和汇问题仍旧需要更加详尽的研究,怎样可以更优消耗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👧🏿。3🫃🏼、反演二氧化碳🧑🏼🚀。二氧化碳存在于大气中,与气象要素(温湿压风等)有密切联系,是否可以更好的反演二氧化碳。4👊🏻、控制排放😡,做出贡献𓀃。
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党员🌡,我们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,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,更应该关注相关科学问题🎄,刻苦专研👙,从科学的角度🍈,专业的方向,为碳达峰、碳中和做出贡献。
讨论结束后,支部的党员同志们来到江湾校区食堂的一楼🧑,在餐桌上摆放了由支部成员设计制作的了解气候变化🔬,科普气象知识,倡导环境保护的立卡,立卡的内容还包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环境领域相关的发言,支部希望能够利用老师同学们吃饭的碎片时间,科普气候知识,宣传低碳生活理念🦸🏻♀️,加强大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。